在头季稻收割时保留部分稻桩,灌溉施肥后待其重新抽穗结实,再生稻是川南地区提升水稻产量的主要方式。宜宾再生稻种植面积超过120万亩,面积在川内仅次于泸州,占全省再生稻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左右。
秋风轻拂,富顺县代寺镇李子村的再生稻基地翻起层层金浪。眼下,正值再生稻成熟采收期。 10月27日,李子村种植大户范成家站在田埂上,拿着沉甸甸的稻穗给身旁的农技专家、李子村产业专干何状元看,脸上写满喜悦,“你看,今年的再生稻的谷尖要长得多,也饱满得多,这个粒穗比去年好得多了,今年是肯定要增产的。” “‘金糯粱1号’这些优良品种的势力不容小觑啊!”何状元感慨说。何状元正是“金糯粱1号”等优良品种在当地 ...
金秋时节,在“福建粮仓”福建省浦城县的田野间,收割机正开足马力抢收第二季再生稻。这片繁忙的丰收图景,近日成为全国再生稻生产现场会的生动窗口,向与会的农业专家展示着“一种两收”的高效模式。
节水抗旱稻复垦地应用项目研讨及现场观摩会,近日在黄陂区王家河街道白龙寺村举行,来自武汉市农业科学院、华中农业大学、湖北大学等科研机构、院校的专家,各区的农业经营主体代表和种植大户,以及市、区农业部门相关人员共70余人参加。
缅甸由于稻谷市场价格下跌,面临种植成本都无法收回的亏损状况,农民们计划在今年雨季稻种植中减少种植面积。 目前夏季稻谷行情显示,每100箩(约50磅装)仅能获得略超100万缅币价格。
再生稻,是一种水稻种植模式,它能实现种一次收两次。近些年,再生稻频繁出现在中央、国家部委的文件里。作为适合再生稻生产的优势区域,安庆市通过推行多途径、多形式、多环节激励 ...
从更广阔的层面来看,河姆渡遗址的发掘,进一步夯实了中国是栽培稻起源地的观点,首次实证了稻作农业“中国起源说”,成为我国稻作农业起源考古研究的第一座里程碑。
这几天,马芳华家的3000亩再生稻迎来头季收割。 浦城县万鑫家庭农场负责人马芳华,于2016年流转了900亩耕地改种水稻,一开始种的是中稻,后来听说有一种水稻“像韭菜一样,割了还会长 ...
央视网消息:再生稻是种一茬收获两回的水稻,头季水稻收割后,利用稻桩重新发苗、长穗,可以再收一季。目前,全国再生稻种植面积大约1500万亩左右,眼下,再生稻头季收获已经陆续展开。
据悉,近年来,东连台山村通过“党支部+合作社”发展模式,整合严格管控区耕地发展特色农业种植,有效破解抛荒难题同时,又让农户实现“地租+务工”双增收。目前,首批巨型稻将在3天内收割完成,11月初供应至合作养殖场。此批巨型稻秸秆亩产超2吨,富含粗蛋白,加 ...
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,要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,鼓励南方有条件的地方推行“稻-稻-油”种植模式,也就是在一年内种植“双季稻和一季油菜”三茬作物的模式。我国所处的 ...
“你如果能有出息,割过的稻桩也会长出谷子。”在一些地方,父母教育调皮的小孩子常用这样一句俗语来“激将”他(她)。正如这句俗语所言,让割过的稻桩长出谷子一度是极其困难的事 ...
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
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